| 蜡烛果在版纳园开花结果 | 
               
               
                | 
					日期:2010-10-14 |来源: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作者:肖春芬,潘勃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浏览次数:
                 | 
               
               
                蜡烛果(Parmentiera cereifera Seem.)为紫葳科植物,原产热带美洲,该属有8个种。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1997年以种子交换形式从斯里兰卡引进,现已在标本园和综合二区开花结果。  
蜡烛果为中等乔木,细枝有刺。三出复叶,对生,总柄上有翅,小叶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四季开花,生于树干或老枝上;花萼佛焰苞状开裂;花冠钟状,乳白色,略带浅绿,先端皱曲,5裂,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成对;花盘垫状;子房2室,胚珠多列;果实呈蜡烛状,不开裂,有短柄,黄绿色,长30-50厘米,芳香,具槽及肋,种子多数而小。  
蜡烛果的种子和果实可以安全食用。干燥果实含有约60%的油脂,晒干后可直接点燃,光亮柔和,无烟。蜡烛果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良好,它树型优美,适应大型盆栽或庭院美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