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昆明动物所在食肉目分子系统学方面取得新进展
日期:2011-03-22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 【 【打印】【关闭】浏览次数:

食肉目犬型超科(Caniformia)各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一直是近年来食肉目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的热点,至今仍处于“众说纷坛”的状态,尤其是小熊猫科的系统发育位置。小熊猫因其似熊非熊的形态特征,使得它的进化地位存在很大的争议,无法得到解决。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栾鹏涛结合模式生物基因组信息,系统筛选获得了22个新的单拷贝核基因内含子片段,将它们用于食肉目科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研究结果支持小熊猫是浣熊科和鼬科的姐妹群,不支持形态学研究将小熊猫归于浣熊科,或将大,小熊猫并为熊猫科的观点,也不支持线粒体基因组研究中认为小熊猫与臭鼬科或由浣熊科,鼬科和臭鼬科组成的进化枝关系最近。我们的研究不仅提供了重要的系统发育信息,还在新筛选的核基因内含子中报道了大数量的等位基因杂合子(Intra-individual Allele Heterozygotes) 现象。这项研究提供了一个使用大规模内含子数据进行哺乳动物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成功范例,而且为脊椎动物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核基因标记。

该研究文章发表在《Systematic Biology》刊物上(2011, 60: 175-187; 2009年影响因子8.48)。审稿人认为“This study provides a nice empirical contribution to the utility of large-scale intron data for mammalian systematics with a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using such phylogenetic markers”。

 
相关新闻
·版纳园对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和药物研究动物模型“十二五”规划研讨会在昆明动物所召开
·昆明动物研究所关于东亚人群源流研究取得新进展
·昆明动物所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野鲮亚科分子系统发育最新研究进展
·昆明动物所画眉科两属的分子系统研究新进展
·昆明动物所在新基因的功能起源和进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昆明动物所在树蛙科动物分类及进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西黑冠长臂猿鸣叫个体特异性发生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Nature Reviews Genetics专栏报道昆明动物所新基因起源和进化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 滇ICP备0500023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1225号 单位邮编:650204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5
电话:0871-65223106  传真:0871-65223217
单位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茨坝青松路19号 电子邮件:office@mail.kmb.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