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八届中国科学院科学节地化所专场活动圆满落幕
11月8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化所”)携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共同举办以“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八届科学节活动。本次活动涵盖地质探索、深空探测、科学实践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等环节,通过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和前沿科普内容,吸引了400余名公众共赴科学之约,参与这一场科学与艺术交融的盛宴。
在矿物岩石陈列馆,参与者近距离观察了来自亿万年前的矿物岩石标本,聆听了专家关于地球演化历程的生动讲解。从古老的地质构造到奇特的矿物形态,观众在专业引导下深入了解了地球历史的厚重与神奇。随后,前沿科普讲座《嫦娥样品中隐藏的月球撞击作用密码》带领公众走进深空探测前沿。杨晶副研究员以月壤分析为切入点,解析月球撞击痕迹所蕴含的科学密码,生动阐释了国家深空探测的深远意义,点燃了观众对宇宙探索的向往。
在科学艺术汇演环节,地化所研究生登台演绎原创节目《山河赤子·地质长歌》,将科学与艺术完美融合。通过音乐、朗诵与影像,生动呈现年轻地质工作者的精神风貌,传递地质科学的壮美与人文情怀,让观众在艺术氛围中感受科学精神的传承与新生。
在“趣味创工坊”中,参与者通过动手实践深入体验到科学的乐趣。活动分为四个主题:“宇宙印章”-制作月球撞击坑模型,模拟宇宙天体的形成过程;“地月共舞”-拼装三球仪,直观展示了地球、月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及潮汐锁定原理;“金石为开”-学习矿石处理流程,通过磨粉、制片和电镜观察,复刻“点石成金”的矿石之旅;“走进喀斯特”-通过模拟溶蚀实验,再现了贵州喀斯特地貌的前世今生。四个主题展位,四条知识暗线,把天体碰撞、轨道力学、矿物学与地貌演化统统变成可触、可玩、可带走的科学记忆。
与此同时,参与者走进“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一线科研人员面对面,近距离观摩高精尖科研设备,聆听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最新进展。实验室的开放,拉近了公众与科学前沿的距离,也让民族自豪感和科学使命感在心里悄然升温。
活动还特别设置了“科学闯关打擂”互动环节。参与者通过完成六大主题板块的任务集齐印章后,即可进入紧张有趣的知识问答闯关环节,闯关成功者赢得了精美的科学主题奖品。
本届科学节以多元化的活动设计,将深奥的科学知识化作直观生动的互动体验,不仅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更在寓教于乐中传递了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为每位参与者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科学之旅。

岩石陈列馆、科普讲座现场

科学艺术汇演

趣味创工坊、科学闯关打擂

参观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活动合影
作者:罗利 拍摄:罗利 伊丽娜 刘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