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重要政策举措及实施效果
-
2025.06.16
首个商陆科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破解植物高镉富集特性分子密码
商陆科商陆属(Phytolacca L.)植物,如商陆(P. acinosa Roxb.)和非洲商陆(P. dodecandra L'Herit),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中...查看详情>> -
2025.06.13
鳞毛蕨科耳蕨属两新种-白垩柳叶耳蕨和剑叶鞭叶耳蕨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为蕨类植物大科,物种丰富且形态变异复杂,是蕨类植物分类最疑难的类群之一。耳蕨属(Polystichum)是鳞...查看详情>> -
2025.06.12
云南天文台利用太阳高分辨率观测数据揭示了白光耀斑产生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青年副研究员徐喆及合作者在国际天文学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查看详情>> -
2025.06.10
揭示森林鸟类生态位分化与甲基汞暴露风险的关联
汞(Hg)是通过大气进行长距离和跨国界传输的全球性污染物,最终以不同形态沉降到水体和陆地环境中。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大...查看详情>> -
2025.06.03
改性生物炭对不同土壤磷组分及其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而农业集约化也引起了土壤的普遍退化(如:土壤侵蚀、水土养分流失...查看详情>> -
2025.05.31
被子植物主导的陆地生态系统阶段性演化与现代格局建立的五个阶段
被子植物(又称有花植物)是现存植物类群中多样性最丰富的类群,其物种多样性占现存植物的90%以上(约35万种),也是除寒带及山地针叶...查看详情>> -
2025.06.03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领衔的国际团队首次利用TTV技术在类太阳恒星宜居...
“我们孤独吗?”是地球上人类一直在思考的千古难题。1995年发现的围绕类太阳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为解答这一难题打开了一扇大门。有关...查看详情>> -
2025.05.30
云南天文台在磁星巨耀发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国际科学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与CME研究团组与恒星物理研究团组的研究成果。...查看详情>> -
2025.05.21
昆明动物所合作揭示回声定位哺乳动物海马脑区基因表达调控活性的趋同机制
回声定位作为哺乳动物趋同进化的经典范例,在蝙蝠、齿鲸、猪尾鼠等至少五个远缘哺乳动物类群中独立演化形成。这种非凡的空间感知能力...查看详情>> -
2025.06.04
昆明动物所揭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早期脉络丛的细胞与分子病理变化特征
脉络丛作为脑脊液的分泌组织和血液-脑脊液屏障,其分泌的脑脊液包裹着整个神经系统,不仅发挥机械缓冲与支持作用,还参与神经...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