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重要政策举措及实施效果
-
2025.11.03
广西桂林田螺科1新属及灭绝物种的再发现
田螺科是具有接近全球性分布的常见大型淡水螺类,起源于中侏罗纪,在世界各地都存在着丰富的化石记录,而中国的华南和西南地区及东南...查看详情>> -
2025.10.31
《苍山常见种子植物图鉴》出版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向春雷研究员、蔡杰正高级工程师和在读博士研究生马小磊共同主编的《苍山常见种子植物图鉴》正式由...查看详情>> -
2025.10.31
昆明植物所发表微生物互作与水平基因转移驱动陆生植物演化的研究综述
微生物互作不仅参与植物生长与适应的全过程,也可能导致遗传整合。来自微生物的水平转移基因存在于所有主要植物类群,在轮藻和苔藓植...查看详情>> -
2025.10.29
地化所在稻田重金属协同污染与甲基汞生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稻田生态系统中甲基汞(MeHg)的积累是威胁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境问题。近年来,稻田重金属协同污染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镉(C...查看详情>> -
2025.10.29
微生物生活史策略的权衡驱动了喀斯特植被恢复中的土壤碳循环过程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全球重要的碳汇功能区,其独特的生境条件和破碎化的生态系统结构,构成了该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基础。同时,近...查看详情>> -
2025.10.29
土壤-气候格局影响下的热带雨林土壤水分动态和水分入渗
土壤水分是衡量地表水可利用性的重要关键指标,是植物生长、植被恢复、土壤侵蚀等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地球水循环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查看详情>> -
2025.10.28
气温和饱和水汽压差在植被生态系统生产力中扮演的角色
植被作为重要的碳汇,其结构和固碳能力将受到未来气候变化的显著影响。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对植被碳封存的正负效应,对于预测生态系统响...查看详情>> -
2025.10.28
大则不同:基因组扩张有助于植物适应热带环境
基因组大小(即单倍体细胞内核DNA总量,亦称“C值”)在生物界差异悬殊,其成因与演化意义是长期困扰学界的“C值悖论”之谜,并被《科...查看详情>> -
2025.10.27
嫦娥样品分析揭示月球正背面太阳风长期辐照不对称性
地球磁层对月球近侧与远侧的太阳风通量具有调制效应,导致两侧太阳风通量呈不对称分布。这种长期存在的不对称性可能进一步影响月表的...查看详情>> -
2025.10.27
地化所首次应用铜同位素揭示火星早期演化关键机制
行星分异是塑造类地行星内部结构与演化历史的关键过程。在此过程中,岩浆洋阶段的硫化物分离直接控制了亲硫元素的迁移与分配,是理解...查看详情>>
